三九时节巧养生 开春轻松打老虎

如今正是“三九四九冰上走”的寒冬时节,北方寒露至极,南方的人们也在想尽办法御寒。常言道:“今年冬令补,明年可打虎”。那么,三九天怎样御寒养生?

三九天怎么御寒养生

为什么要在三九天养生
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,俗话说“秋收冬藏”此时节是身体新陈代谢最慢的一段时间,也是具有收敛的一段时期,此时做一些养生举措可以调整身体素质,增强体质以抵御寒冬,让来年的身体更好。
三九天养生主要从饮食、起居、运动、精神四个方面入手。
饮食上,要少吃咸味食品,常些苦味食物,晨起服热粥,晚餐可以少吃些,以养胃气;起居上宜多晒太阳,促进血液循环、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;三九天温度低,可以适当的进行运动,在太阳出来后进行运动会更好;三九天时,天气寒冷,万物收敛,要让心情放松、情绪平缓。

三九天要注重冬藏
如今已正式步入了三九天气,养生专家在此提醒大家,此时一定要注意“冬藏”养生,晨练是好习惯,但也要看天气,还是见到阳光才出门,锻炼的时候不要大汗淋漓,要“收”一些。冬季进补也要谨慎,不可过度,如果感冒咳嗽了,就要暂停进补,疲劳了、体力差了,不要光想着进补了事,而是要注意调节起居饮食,注意锻炼身体。此外还要注意合理膳食,同样可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。

三九天要护好肾
肾为先天之本,中医认为冬主肾,肾精又是五脏之精的根本,有“冬不藏精,春必病温”的说法,因此冬季是固肾的好时机。在避免过分疲劳的同时,更要注意节欲、少酒,避免酒色过度造成的肾精亏损。特别是在比较寒冷的三九天气更需要注意护好肾。这时可适当进行食补,多吃一些高热量和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,如羊肉、狗肉等。

一早一晚补阳气
三九天里阳虚的人会很多。怕冷、手脚发凉、爱拉肚子、胃疼、痛经的人都可能属于阳虚,阳虚就要补阳。补阳可以用这几个办法。早上,人们可以面向东方做深呼吸。这样阳气可以从“劳宫穴”进入人体,直接养我们的心肺;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,人们要背对夕阳,让阳气从“脑户穴”进入人体,直接养我们的肾。此外,人们还可以多吃些鸡肉汤、牛羊肉汤、猪肉汤以及黄鳝、韭菜等等。

“三九”寒天合理膳食御寒
三九时节,天气比较寒冷,此时御寒成为了最为关键的事情。可以通过合理膳食,以达到御寒的目地。在日常饮食中不妨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,同时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。羊肉、牛肉等肉类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,有益肾壮阳、温中暖下、补气活血的功效,吃这些食物可增强内分泌功能,从而达到御寒作用。还可适当多吃一些辛辣的东西,如葱、姜、蒜、胡椒等,不仅可以增进食欲,还能促进血液循环,提高御寒能力。

此时养生,着重一个“藏”字,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记载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,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,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肾,春为痿厥,奉生者少。”如何做到冬“藏”,可根据冬季“养生金字塔”来调整习惯,让来年身体更加健康。

心无所向安静自若

冬季容易患上季节性抑郁,出现精力衰退,易怒易疲劳等状况。此时应藏“志”于内,精神内守而自得,冬季万物休养生息,为“春生”储备力量。人也不应为身外事忙碌,做到心无所向,安静自若。

冬季多睡1小时

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。就是告诉人们冬天不仅要早点休息,也要等到太阳升起时在起床,太阳升起时阳气生发,此时起床可以不扰体内阳气。每晚建议9点-11点休息,此时睡觉最能养阴,睡眠质量也最佳,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。睡觉姿势张弛有度,身睡如弓效果好,向右侧卧负担轻。

补充植物蛋白

冬天既是最适合流感病毒繁殖的季节,也是人体免疫力容易下降的时节,很容易被感冒病菌侵入体内。此时可以每天食入30~50克大豆,来获取人体所需的蛋白质,蛋白质是抗体的物质基础,有了抗体身体就可以与外来的病毒作斗争,维持正常的免疫力。

温水洗脸洗澡时间不宜过长

冬季天气变冷,很多人开始使用热水洗脸,不过热水洗脸的做法并不利于脸部保养。冬天在冷空气的刺激下,人面部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,遇上热水时会迅速扩张,当低温重新作用于面部,毛细血管会恢复原状,这样一张一缩对皮肤血管会产生不良刺激,引起红斑、冻疮等皮肤病,愈后留下色素沉着斑。此外热水洗脸还会洗掉脸部的油分,让脸部变得更加干燥。

油性皮肤的人可以用35℃左右的温水洗脸;干性肌肤的人可以使用冷水洗脸,冷水洗脸能让肌肤有一到天然的保湿屏障,增加脸部肌肤的免疫力。

注意养生养误区

1、不要在屋里熏醋除菌

冬季病毒流感多发,很多人为了除菌会在屋里熏醋,这不但不能预防任何疾病,还可能会引发哮喘。丁香医生在 《在房间里蒸发醋可以起到杀菌作用吗?》一文中提到,确实有很多细菌及病毒害怕酸性条件,尤其是强酸,不过醋酸是弱酸,而且食用醋里的醋酸浓度最多只有 5%!再而且通过加热的方法提升空气酸度的空间十分有限,再再而且空气中处于芽孢状态的细菌,其实对酸性条件并不敏感。所以熏醋并不能杀菌,而且还可能带来副作用。

2、少戴口罩

冬天会见到街头很多人戴口罩,其实这并不科学,龙海市第一医院在冬季养生健康科普中提到“口罩使局部空气温度升高,易出现呼吸不畅的问题,呼出的二氧化碳有一部分又被吸了进来。鼻黏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,血液循环十分旺盛,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,一般已接近体温。人体的耐寒能力应通过锻炼来增强,若依赖戴口罩防冷反而使人体变得娇气,更容易患感冒。”

不过,这只适用于空气质量良好的地方,若考虑到空气污染及PM2.5等因素,还应戴上口罩压压惊!

3、不可饮酒御寒

饮酒后人的确会产生浑身发热的感觉,这是酒精促使人体散发原有热能的结果。酒劲过后,因大批热量散出体外,反而会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,导致酒后寒。而且刚喝过酒后出门,更轻易因外冷内热引起感冒着凉。因此,冬季想要御寒的话还是老老实实多捂上几件衣服,这才能减少我们身体的热量流失。

三九天古人怎么御寒

火墙地暖古已有

  秦朝时,在贵族家里和皇宫内出现了“壁炉”和“火墙”用以取暖。考古学家在咸阳宫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了三座壁炉,其中两座供浴室使用,第三座则接近最大的一室,应该是秦皇专用的。

壁炉主要是烧炭来御寒,并且将出烟孔放在室外,避免炭烟中毒。另外在秦兴乐宫遗址中还发现了火墙的做法,即用两块筒瓦相扣,做成管道包在墙的内侧,与灶相连通,已经具备了火炕、暖气的雏形。

明清宫殿的墙壁中,砌有空心的“夹墙”,也就是俗称的“火墙”。墙下面挖有火道,添火的炭口设在殿外的廊檐底下。在炭口点火后,热气就会顺着整个夹墙瞬间提升屋内的温度。

地暖可谓近年来取暖界的“新贵”,但地暖技术却有着悠久的历史。据考证,地暖或始于魏晋时期。吉林省通化市发掘出的3座魏晋住宅遗址中,发现了火炕的遗迹。郦道元在《水经注》中也曾描述过河北的地暖。当时,观鸡寺大堂的房基是石头做的,房基内部连通,从侧面屋外点火,热气往石头房基里流,大堂里就暖和了。

明清的紫禁城采用的也是这个办法。坤宁宫东暖阁,是康熙、同治和光绪结婚的洞房。殿外廊下,设有2个一人多深的炉坑,太监在这里烧炭;坑与暖阁下的烟道相连,主烟道直径70—80厘米,再分出直径40—50厘米的分支烟道。随着炭的燃烧,火气可以传遍烟道及其上的房间。

道光皇帝有诗云:“暗热松枝地底烘”。地暖也是东暖阁、西暖阁名称的由来。养心殿三希堂,里外两间各不过4平方米,也极适于聚暖。清代还专门设立了“烧炕处”,设首领太监2名,太监25人,专管点火烧炕。

但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,古代的地暖往往耗钱又耗能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,卫生部将醇王府正殿用作办公室。原本打算采用旧有的火地取暖,但试烧了几日,发现用煤太多,只能改装现代暖气。

富人用花椒造“温室”
说起调节室内温度,现代人通常采用的设备是空调,殊不知,古人也有办法去调节室内温度。

在秦汉时,冬天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已出现,时称“温调房”。东汉科学家张衡《西京赋》里“朝堂承东,温调延北”一语中的“温调”,说的就是这种温调房。

当时一般贵族家庭都有这样的房间,皇家当然更不例外。皇家的温调房空间更大更高级,被称为“温调殿”。冬天,温调殿是皇帝、太后、皇后和妃嫔所居之地,也是皇帝与核心臣僚议事和接待重要来宾的场所。

是什么使得房间具有保暖功能的呢?有一种说法是“以椒为泥涂室”。《汉宫仪》上称,“皇后称椒房,以椒涂室,主温暖除恶气也”。

可见,当时花椒被视为一种防寒保暖的材料,捣碎和泥,制成墙壁保温层。椒房殿的墙壁还挂有锦绣壁毯,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进贡毛毯,设火齐屏风,还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。在这样的房间里生活,冬天自然不会感觉寒冷。这种奢华的保暖建筑方法,也被后人效仿。据《世说新语》载,西晋全国首富石崇便“以椒为泥涂室”。

当然,在古代中国,贫富分化明显,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很好的御寒条件,杜甫笔下“路有冻死骨”是那时的写照,白居易《卖炭翁》里提及的“心忧炭贱愿天寒”也说明了寒冬中下层百姓生活之艰辛。生活条件不比皇宫贵族的贫苦百姓,也有一些保暖御寒的办法,穿着纸衣就是其中之一。

说起纸衣大家可能会疑惑,纸做的衣服怎么取暖?其实这对于当时一些贫苦百姓来说也是无奈之举。

纸,发明于汉代,到东晋时取代了简帛,成为书画的载体。南北朝开始制纸衣,唐宋时期,制纸衣、穿纸衣更为流行。由于战乱,加之官府横行暴敛,人民缺衣少食,只好以纸为衣,渐渐地,贫民用纸衣蔽体,僧侣着纸衣修身,士大夫出行也有穿纸衣的。

唐代用麻纸,纤维强度高,抗老化,防蛀虫;宋代用树皮纸,拉力强,耐折磨。还有为加强御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纸衣,称为“纸裘”,原料一般采用较厚而坚的楮皮纸缝制而成,质地坚韧,揉皱之后不但耐穿,还可以抵挡风寒,透气性也相对较好,加上造价便宜,是贫民士子出门的必备之物。

“汤婆子”陪伴“睡到明”
建筑取暖是比较高效的取暖方式,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室内暖和,但还需要一些灵活多样的设备来辅助取暖。

常见的设备有火盆,又叫“神仙炉”,是一款具有地方特色的取暖设备。据史料记载,火盆起源于黑龙江,传到今天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。火盆的形状以圆形为主,大小不一,直径大多五六十厘米,有的还在盆边刻上吉祥图案。一直到现在,火盆还是农村冬天常用的取暖设备。

除了火盆,还有一些个人用的取暖设备,比如手炉和足炉。手炉多为铜制,是旧时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,形制如小瓜大小,可随手提动,比较方便。且古代人宽袖大袍,手炉可置于袖中或藏在怀中带着,所以又有“袖炉”、“捧炉”的雅称。

手炉由炉身、炉底、炉盖(炉罩)、提梁(提柄)组成。炉身有两层,分外壳和内胆。内胆多为铜制,放燃炭以产生热气,而外壳包裹内胆,既能保存内胆的热量,又能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传导,将热量由内胆口沿上的镂空炉盖(炉罩)散发出来。

镂空雕刻的炉盖有五蝶捧寿、梅兰竹菊、喜鹊绕梅等众多纹形,跟炉身的福禄寿喜、花鸟虫鱼、人物山水等花纹相得益彰,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。手炉在明清最盛行,清末以后逐渐衰落。

说起足炉,可能很多人不知道,但一说“汤婆子”很多人就知道是什么了。“汤”,古代汉语中指滚水;“婆子”则戏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。足炉在宋代就已出现,和现在热水袋的功能大同小异,装满热水后放置在被窝里以提高温度。

足炉是一种铜质或瓷质的扁扁的圆壶,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,热水就从这个口子灌进去。足炉有铜质、锡质、陶瓷等多种材质,一般为南瓜形状,小口,盖子内有厣子,防止渗漏。灌足水的“汤婆子”旋好盖子,再塞到一个相似大小的布袋中放在被窝里,这样晚上睡觉便十分暖和。

小小一件取暖用品,在历史上曾被许多诗人赞颂过。黄庭坚《戏咏暖足瓶》诗云:“千钱买脚婆,夜夜睡到明。”明瞿佑《汤婆》诗:“布衾纸帐风雪夜,始信温柔别有乡。”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肛肠网 » 三九时节巧养生 开春轻松打老虎

赞 (9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