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蛰时节话养生 抗击疫情不放松

今日惊蛰,也是抗击疫情的关键时节。常言道:惊蛰一到疫情消,春风拂面共美好。当下已经度过共战疫情的漫长冬春交替时节,全国人民宅在家中积蓄着力量,也迎来决战新冠病毒的关键节点。春日丽好厚积薄发, 惊蛰到来一鸣惊人,疫情全面逆转,取得最终的胜利的时机已经到来。 然而,惊蛰也是春雷初响,惊醒蛰伏中昆虫的时节。这个时节已经进入仲春,是桃花红、李花白、鸟儿高飞的时节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。惊蛰节气的养生也要根据自然规律,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精神、起居、运动、饮食的调养。

防字当头要注意

1、防病毒。惊蛰到,”春雷响,万物长”,这时候,气温回升较快,春意渐浓,但仍然时不时有冷空气南下,可能会出现”倒春寒”。因此,这时节,人们更要注意保暖,根据天气变化,随时加减衣服,可以早晚穿披肩,避免风寒湿气的侵袭,预防流感等病毒侵袭。

2、防关节炎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因风、寒、湿三邪侵入人体肌表经络,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,如果出现“倒春寒”,有膝关节炎的人感觉酸痛更明显,这类人平时可以带护膝,或用艾条熏膝关节。

3、防肠胃疾病。”惊蛰春雷惊百虫。”惊蛰过后,万物复苏,春暖花开,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。人们更应该注意保”胃”护”肠”,预防肠胃疾病。最好不要吃过夜的食物,如果有过夜的食物,应热透才吃。家里应该备一些肠胃疾病的药物。

4、防流行病。惊蛰过后,也是流行性疾病多发的季节,如流感、流脑、水痘、带状疱疹、甲型肝炎等。这时候,最好饮食有度,注意家庭、个人卫生,勤洗手、多开窗。体弱多病者,特别是小孩,最好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。

5、防过敏。如果要去郊游踏青的话,要注意预防花粉过敏,容易花粉过敏的人,最好能了解自己对什么花过敏,主动避开过敏原。

倒春寒护五脏

惊蛰时分冬虽过,倒春寒,万物复苏很艰难,注意保暖,随时增减衣物。因此我国北方有春捂秋冻的说法,春捂一方面可以防寒,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,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养生方法,春夏养阳,阳气出表,适当微微出汗可使汗孔由闭合转成开放,为夏天的到来做准备。通常来说,15摄氏度是一个临界值。低于这个气温时,不要减衣;而当超过这个温度时,则可以考虑脱点衣服了,捂应遵循下厚上薄原则,即下半身多穿一些,上半身少穿一些。其次,个人的感觉也是一个参考,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。 阳虚之人,老人可以适当多捂些日子。 “捂”着时不觉得咽喉燥热,身体冒汗,即便气温稍高于15摄氏度也不必急着脱衣;如果身体出汗,就不妨早点换装,否则,“捂”出了汗,万一再被冷风一吹,反而容易着凉。

惊蛰养生应遵从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应之原则,应该特别注意对肝脏进行保养,以顺应天时。春季是人体肝阳亢盛之时,情绪易急躁,因为与肝相应按五行属性春属木,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主动,喜调达恶抑郁。肝在志为怒,而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快,工作压力大,是生活压力越来越大,在精神调养方面应使精神放松,保持舒畅愉悦的心情,多参加娱乐活动,多和朋友聊天纾解心事,多去风光好的地方放松心情,与春天的升气相应,避免压力过大、抑郁、愤怒等不良情绪,否则郁怒伤肝,就会产生疾病。

“肝开窍于目、肝受血而能视”“久视伤血”,当下电脑、电视、特别是手机的使用,使人们用眼过度导致肝血不足,导致两目干涩,视物模糊等症状。平时应多闭目。

气温回升巧运动

惊蛰白昼渐长,人与天地相应,宜早睡早起,不宜熬夜,否则容易伤阳气,要保证充足的睡眠,防止春困。《黄帝内经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篇》:春三月,此谓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;逆之则伤肝,夏为寒变,奉长者少。现代生活节奏加快,加班应酬、熬夜是家常便饭,不良的生活方式日久伤肝。

惊蛰之时天气转暖而风气偏胜,人体肝气应之而旺,故平素肝气偏旺,肝阳偏亢和脾胃虚弱之人在春季易发病。在饮食调养时要考虑到春季属于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,适合多吃一些如油菜、香菜、韭菜、洋葱、芥菜、白萝卜、茼蒿、大头菜、茴香、白菜、芹菜、菠菜等具有发散的特点。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,羊肉、狗肉也要少吃,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食物等都要少吃。不宜多吃酸收之味。因为酸味入肝,具有收敛之性,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,适当吃一些甜食,以防肝木过旺损伤脾胃。春季风当令,容易使人口干舌燥、外感咳嗽。可多吃些梨以滋阴润肺。

气温回升,冷暖适宜,可以多做室外运动,如散步,慢跑、打球、郊游等,在春季的景色下使自己的身心得到调养。一旦出现雾霾天气要尽量减少外出,做一些室内活动。

多吃蛋白质清淡食物

惊蛰日吃梨。惊蛰天气明显变暖,饮食应清温平淡,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,如春笋、菠菜、芹菜、鸡、蛋、牛奶等,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。惊蛰时节,乍暖还寒,气候比较干燥,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、外感咳嗽。生梨性寒味甘,有润肺止咳、滋阴清热的功效,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。梨的吃法很多,比如生食、蒸、榨汁、烤或者煮水,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,而且制作简单方便,平时不妨把其当作甜点食用。另外,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、枇杷、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,饮食宜清淡,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,刺激性的食物,如辣椒、葱蒜、胡椒也应少吃。

惊蛰天气明显变暖,饮食应清温平淡,并应顺肝之性,助益脾气,令五脏和平。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、维生素的清淡食物、新鲜蔬菜,诸如春笋、菠菜、芹菜、鸡、蛋、牛奶、鸭血、芦荟、水萝卜、苦瓜、木耳菜、油菜、山药、莲子、银耳等食物。

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

惊蛰后,天气将明显变暖,清淡的食物有助于自身的新陈代谢,因此,推荐多食一些春笋、芹菜等对肠胃蠕动有很好效果的粗纤维蔬菜。油腻的食物尽量少吃,刺激性的食物,如辣椒、葱蒜、胡椒也应少吃。

饮食清淡要平补

1.饮食“清补平淡”。此时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、维生素的清淡食物,可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。宜多吃的食物包括:瘦肉、鸡肉、鸡蛋、春笋、菠菜、芹菜、牛奶等。初春肝气盛易伤脾,适量多吃大枣、山药等甜食可以养脾,最好做些大枣粥、山药粥等食用。

2.宜多吃时令野菜。惊蛰后野菜多,如荠菜、苦菜、马头兰等,可适当多吃。野菜大多营养丰富,还富含维生素C及有助防病的活性成分。适当多吃,有助增强人体免疫力,还能抵御病菌的侵害。

3.晨起一杯水。初春也是容易“上火”的季节,如遇上少雨干旱,体质更易偏燥。此时最好能晨起一杯水。饮水可帮助排除毒素,还能维持皮肤、黏膜的完整性,构成抵御感染的屏障。喝水首选白开水,晨起空腹喝点蜂蜜水也不错,可以帮助排便,清除废物。另外,像绿茶、玫瑰花茶、菊花茶等清肝饮品,可以去火、清脂,也可酌情多喝一些。

4.多吃点梨。惊蛰乍暖还寒,时而也较干燥,人常有口干舌燥之感。我国民间有“惊蛰吃梨”的习俗。梨性寒味甘,有润肺止咳、滋阴清热的功效。梨的吃法很多,比如生食、蒸、榨汁、烤或者煮水等。但梨子偏寒,老人一次别食用过多,否则反伤脾胃。如脾胃虚寒及血糖偏高之人,则要少吃生梨。如咳嗽,也可选食莲子、枇杷、罗汉果等以缓解症状。

5.常吃点抑菌食品。初春,流感、脑炎、肠炎传染病较多,宜常吃点清热解毒的“抗菌”食品。比如,大蒜、大葱、马齿苋、蒲公英、蜂蜜、绿茶、香菇等,它们大多享有“天然抗生素”之美誉。也可生吃荸荠或用荸荠绞汁漱喉,对防治咽喉肿疼、流脑有效。

夜卧早行注重捂

春三月,宜夜卧早行。中医学上,以四季配五脏,春季属肝脏,中医很早就提出“春宜养肝”的说法。春季应保持肝脏的生理功能,以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。如果忽视了护肝养肝,易影响健康。诸如流感、流脑、水痘、带状疱疹、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,因此要注重养生,提高免疫力。

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夜卧早行,广步于庭,披发缓行,以便生志。”其意是,春季万物复苏,应该早睡早起,散步缓行,可以使精神愉悦、身体健康。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:早睡早起,睡前用热水泡脚,并按摩足底涌泉穴,可促进睡眠。晨起可站在阳台或窗前,充分舒展身体,微睁双眼,凝视屋顶,然后双眼微闭,将双手搓热,捂在双眼上片刻,反复21次,可以保养眼睛,防止春天眼睛干涩。白天多到户外晒太阳进行日光浴,可以养人体之阳气。

惊蛰时节,一些年轻人,尤其是姑娘们,往往在早春时节就穿起了五颜六色的裙装,这种穿着其实对身体很不利。如气温太低,特别在阴雨绵绵的日子里穿裙装,暴露在外的肢体会因为风寒的侵袭而出现发凉麻木、行动不灵、酸痛等不适,特别是膝关节外皮下脂肪少,缺乏保护,对冷空气的侵袭较为敏感,受寒后更易发生局部麻木、酸痛等症,久之会引发关节炎。因此,此时节在穿着上还是要注意保暖,以“捂”为主。

春天时节,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、昏沉欲睡,早晨醒来也较迟,这就是民间常说的“春困”。专家称,这是人体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。

“春雷响,万物长”。春天万物复苏,应该早睡早起,散步缓行,在春光中舒展四肢,呼吸新鲜空气,舒展阳气,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,使自己的精神愉悦,同时增强体质,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,保持身体健康。

多吃升发阳气之食物。“惊蛰时节的饮食调养同样是主要以‘春夏养阳’为原则”,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,如韭菜、菠菜、荠菜等,但此时正值仲春,肝气正旺,易伤脾,故惊蛰季节要少吃酸,多吃大枣、锅巴、山药等甜食以养脾,可做成大枣粥、山药粥。具体可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情况而定 。

 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肛肠网 » 惊蛰时节话养生 抗击疫情不放松

赞 (4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