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露时节好艾灸 养元护阳当抓紧

寒露的到来,气候由热转寒,阳气渐退,阴气渐生,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,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。因此,寒露后可通过艾灸、运动、饮食等方式保养体内阳气,预防疾病。以下是保护阳气的艾灸方法。

灸神阙穴 
神阙(肚脐)属任脉经,又名脐中。金园园介绍,艾灸神阙穴,有温补元气,健运脾胃,固脱复苏之功效。多采用隔盐灸,还有一种叫做神阙灸脐法的保健灸法,其法是,先以生五灵脂24克、生青盐15克、乳香3克、没药3克、夜明砂6克(微炒)、木通9克、干葱头6克、麝香少许,研成细末备用。施灸时取面粉适量,用水调和作圈置于脐周。取药末6克,另用槐树皮剪成圆币形,将脐上的药末盖好,每岁一壮,灸治一次换一次药末,每月可灸1次,午时灸为宜,多用于身体虚弱者,并可强健脾胃功能,预防疾病。

灸气海穴
气海属任脉,位于腹部正中线,脐下1.5寸。灸气海有延年益寿、养生保健的作用。现代研究认为: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、大便不通、泄痢不止,遗尿、遗精、阳痿、滑精、闭经、崩漏、带下、子宫脱垂,中风脱证、脘腹胀痛、气喘、疝气,失眠、神经衰弱、肠炎等。

灸关元穴
关元属任脉,位于腹部正中线,脐下3寸。该穴为小肠之“募穴”,足三阴经、任脉之会,一身元气之所在。别名“丹田”。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,浊阴下降,元阳温暖,血液充盈,能培肾固本,补气回阳,通调冲任、理气活血。艾灸关元,能治积冷,男子疝气,梦遗淋浊,女子瘕聚,经产带下,诸虚百损。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、尿频,隆闭、少腹胀痛,脱肛、疝气、遗精,白浊、早泄,月经不调、经闭、痛经、崩漏、恶露不尽、不孕,中风脱证、虚劳赢瘦等。

灸足三里穴
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,位于小腿的前外侧,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。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,具有调理脾胃,健运脾阳,温中散寒,补中益气,调和气血,宣通气机,导气下行,补虚强身的作用。艾灸足三里,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、食欲不振,消化吸收不良、急慢性胃炎、口腔及胃溃疡、胃下垂、腹泻、便秘;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、低血压、动脉粥样硬化、冠心病、心绞痛、脑血管意外;呼吸系统的感冒、肺结核;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、小便不通、遗精、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。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,解除疲劳,调节神经,有较强延缓衰老作用,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。

脚上3个老太太

寒露节气,脚最欠缺温暖,尤其女人,是最需要艾灸的地方。而在这个阶段,脚上有三个重点,是三位需要温暖呵护的“老太太”!

第一个”老太太”——太溪

“太溪穴”在内踝骨向后凹陷的位置,为肾经原穴,特点是滋阴降火,培阳补肾,并且阴阳同调,是补肾要穴。

无论肾阳虚导致的怕冷、四肢冰凉、头晕、胆小、易受惊吓,还是肾阴虚导致的慢性咽炎、心烦、失眠、牙痛等,都能通过艾灸太溪调理。

第二个”老太太”——太冲

众所周知,“太冲”为肝经原穴,能疏肝解郁、调和气血。像青光眼、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疾病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治。

如果这个穴位按上去特别的疼,是老人家的话,往往说明他的血压不正常,经常按揉辅助降压;如果是年轻的女性,一般反映她肝火比较大,爱发脾气或者月经不调,通过艾灸可以祛肝火、调经期。

第三个”老太太”——太白

“太白穴”为脾经的原穴,而脾经是少气多血的经络,常常血有余而气不足,容易出现气虚的症状。

使人脸色发黄、乏力犯懒、没有精神、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、食欲不振等。

寒露时艾灸太白就能健脾化湿、理气和胃,调理因脾胃功能下降导致的消化不良、胃痛、腹胀、拉肚子等症状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肛肠网 » 寒露时节好艾灸 养元护阳当抓紧

赞 (42)